requestId:688fadbe3e26d9.36115416.
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云南省國民當局辦公廳印發關于《云南省“十四五”區域協調發展規劃》的告訴。
《規宋微敲了敲桌面:「你好。」劃》提到,加速推進動力樞紐建設。
圍繞“做足電源、做強電網、做優煤炭、做年夜油氣”,優化動力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平安、靠得住、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推動構成連貫東西、覆蓋南北、聯通全省、連接國內外的油氣管網格式,筑牢綠色動力產業發展基石,建設國家清潔動力基地和區域國際動力樞紐。
加速區域電網建設。優先布局綠色動力開發,以綠色電源建設為重點,加速金沙江、瀾滄江等國家水電基地建設。統籌協調風能、太陽能等新動力開發應用。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完美電網主干網架結構,晉陞互聯互通程度,徹底解決配電網長距離供電問題。加速推進農村電網改革升級,周全進步城市地區供電靠得住性。開展區域年夜容量柔性輸電、聰明動力網等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數字化綠色智能電網建設,實施清潔動力配套電網工程,推動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持續服務“西電東送”,為國家動力平安供給無力支撐。推進昆明電力買賣中間獨立規范運行,擴年夜電力市場化買賣規模,下降企業用能本錢。精準做好綠色鋁硅產業用電需求保證任務。
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依照“車樁相適,適度超前”原則,堅持當局主導、市場化運作,聚焦滇中地區、游玩重點城市以及高速公路主干線建設智能充電樁,擴年夜新動力汽車推廣運用。到2025年,建成4萬個公共充電樁,建設改革充換電站500座,實現全省新動力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統一平臺治理。
云南省國民當局辦公廳關于印發
云南省“十四五”區域協調發展規劃的告訴
各州、市國民當局,省直各委、辦、廳、局:
《云南省“十四五”區域協調發展規劃》已經省國民當局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云南省國民當局辦公廳
2022年4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嚴重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門。推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是主動服務和融進以國內年夜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彼此促進的新發展格式的主要支撐,是破解區域發展不服衡不充足問題的主要途徑,是推動構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布局的客觀需求。
為周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年夜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論述和考核云南主要講話精力,根據《中共中心國務院關于樹立加倍有用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云南省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云南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計劃》,編制本規劃。規劃重要闡明“十四五”時期我省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思緒、發展目標和重要任務等,是推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行動綱領。規劃期為2021—2025年。
第一章 發展基礎與環境
第一節 發展基礎
自“十一五”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我省先后構成了“135”、“1167”、“11236”區域空間布局,確立了“滇中突起、沿邊開放、滇東北開發、滇西一體化”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式,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協調機制不斷健全。
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斷晉陞
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服務和融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嚴重戰略,落實西部年夜開發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檀越體效能區戰略,圍繞建設我國平易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間,不斷深化“邊疆、平易近族、山區、漂亮”省情新內涵,云南與全國同步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千百年的區域性整體貧困和絕對貧困問題,周全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程度不斷晉陞,2020年全省經濟總量達到2.45萬億元、在全國排位從“十二五”末的第23位晉陞到第18位,進一個步驟體現了云南在全國發展年夜局中的坐標方位、任務擔當。
二、區域協調發展格式基礎構成
安身資源環境承載才能,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各區域板塊競相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程度不斷晉陞。滇中城市群以全省約28.3%的國土面積,集聚了47%的生齒和61.5%的地區生產總值,常住生齒城鎮化率高于全省均勻程度10個百分點,人均GDP等重要經濟指標均高于全省均勻程度,成為云南經包養網濟發展的引擎;沿邊地區全力守護邊境平安和生態平安,深化和拓展與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地區交通一起配合,建成了多層次開放一起配合平臺體系,對外開放程度周全晉陞;滇東北地區連接滇川黔渝四省市,歷史文明深摯、區位優勢凸起、勞動力資源富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獲得歷史性解決,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基礎設施實現歷史性衝破,平易近生保證程度年夜幅晉陞;滇西地區擁有眾多世界級的游玩brand、獨一無二的“三江并流”世界天然遺產和世界級文明資源,2019作者是不是邏輯繞過了?年游玩支出占全省游玩支出比重達65.3%,隨著年夜滇西游玩環線加速建設,游玩文明資源整合優化,滇西地區協同發展程度日益晉陞。
三、基礎公共服務程度不斷進步
基礎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進一個步驟晉陞,九年義務教導鞏固率達96.15%,129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導基礎平衡發展。嚴重傳染病救治才能和疾控機構焦點才能“雙晉陞”工程啟動實施并加快推進,列進全國8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間建設試點省區,滇東北、曲靖、滇南、滇西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間周全開工建設,全包養行情省122個縣級綜合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才能基礎標準》,39個縣級中醫院達到《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才能基礎標準》,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基礎健全。基礎實現省、州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明服務設施網絡全覆蓋,公共圖書館、文明館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四、區域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不斷晉陞
綜合路況運輸發展實現從”基礎緩解”到“基礎適應”的嚴重轉變。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全省16個州市、110個縣市區通高速公路;持續推動鐵路建設區域均衡化發展和平易近航網絡平衡化布局,全省12個州、市通鐵路并開行動車;共運營平易近用運輸機場15個,初步構成了以昆明機場為樞紐,麗江、西雙版納、芒市機場為次區域樞紐,其他支線機場為支撐的機場網絡體系;水運通道及口岸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實施,通航里程達到5108公里。滇中引水等“興水潤滇”工程深刻實施,水資源時空設置裝備擺設進一個步驟優化,工程性缺水短板加速補齊。中緬油氣管道建成運營,告別缺油少氣時代。全省實現4G網絡全覆蓋。
五、國民生涯保證程度整體晉陞
全省脫貧攻堅獲得周全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生齒周全脫貧,8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150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挪窮窩”、“斬窮根”,11個“直過平易近族”和生齒較少平易近族實現整族脫貧。城鄉居平易近支出提早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20年城鄉居平易近人均可安排支出分別達37500元、12842元,支出比值從2015年的3.2降落到2020年的2.92,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居平易近生涯程度不斷進步。覆蓋城鄉居平易近的社會保證體系基礎樹立,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基礎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26歲。
六、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不斷健全
落實《中共中心國務院關于樹立加倍有包養留言板用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印發了《云南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計劃》,進一個步驟明確區域協調發展的標的目的和重點。與周邊國家的一起配合不斷深化,積極參與瀾湄一起配合、云南—老撾北部、云南—曼德勒、中國—南亞一起配合論壇、滇緬一起配合論壇等多雙邊區域一起配合機制建設;省際一起配合機制不斷完美,滇粵、滇黔、滇桂、滇川、滇瓊深化經濟一起配合框架協議簽訂,樹立了云貴川渝省際協商一起配合機制、赤水河道域水淨化生態補償機制、瀘沽湖生態補償機制等;省內區域一起配合機制持續優化,積極推動政策、資金向怒江、迪慶“三區三州”傾斜,加鼎力度支撐涉躲州縣發展,樹立健全跨州、市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完美基礎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機制等,為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奠基了基礎。
總體來看,我省區域發展形勢總體傑出,但還是后發展和欠發達地區,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存在差異,發展不服衡不充足的問題凸起,對標基礎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顯著晉陞、基礎設施通達水平比較平衡、國民生涯保證程度年夜體相當的目標,區域協調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區域整體實力不強,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依然較年夜,人均GDP等指標在全國處于較低程度。二是區域間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置裝備擺設不平衡,滇中地區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處于領先,迪慶、怒江等州市高速公路里程、路網密度以及優質教導資源、醫療衛生資源與之差距較年夜。三是區域間國民生涯程度差距較年夜,怒江州城鎮、農村常住居平易近人均可安排支出分別為27506元、7810元,均為全省最低,較昆明市相差20512元、9909元,實現配合富饒任重道遠。四是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尚不完美,融進國內國際、省內省際間好處共享共擔機制、政策溝通機制、生態補償機制、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基礎公共服務機制、差異化考察機制等方面創新缺乏,影響要素的不受拘束流動。五是區域協調發展意識尚未構成,部門地區在發展中過度強調本身做年夜做全,協批準識單薄,形成產業同質、重復投進、惡性競爭,導致市場感化發揮不夠充足,行政資源低效浪費。
第二節 機遇挑戰
嚴重機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構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布局的總體思緒為云南區域協調發展舉旗定向、擘畫藍圖;習近平總書記考核云南并發表的主要講話,提出云南要盡力在建設我國平易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間上不斷獲得新進展,為云南區域協調發展指明標的目的、供給最基礎遵守;隨著國家嚴重戰略深刻實施,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周全推動,西部年夜開發加速構成新格式,支撐特別類型地區振興發展,為云南區域協調發展注進活氣、增加動力;省委、省當局著眼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和環境,召開州市現場辦公會,明確各州市發展定位、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為云南區域協調發展把脈定向、謀篇布局。
重要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年夜風行加快百年未有之年夜變局的演變,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原因增多,對云南集聚發展要素、擴年夜對外開放等帶來晦氣影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國家加速新動力反動和動力結構多元化進程,嚴控新增高排放高能耗項目建設,穩妥推進存量“兩高”項目標調整和加入,全省產業尤其是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壓力較年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更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既要全省一盤棋統籌推進,也要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公道分工,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更高請求。
第二章 總體請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十九年夜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力,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核云南主要講話、主要唆使指示精力,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周全”戰略布局,周全落實黨中心掌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式、促進配合富饒的安排和請求,以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主題,正確認識和準確掌握云南在全國發展年夜局中的位置和感化,聚焦解決發展不服衡不充足問題,實施區域嚴重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效能區戰略,依照“滇中突起、沿邊開放、滇東北開發、滇西一體化”區域協調發展格式,安身發揮各州、市比較優勢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完美區域政策體系,科學確定分歧區域發展任務,促進各類要素公道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樹立完美與基礎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速構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為建設我國平易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間供給無力支撐。
第二節 基礎原則
堅持尊敬客觀規律。尊敬經濟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設置裝備擺設中的決定性感化,更好發揮當局引導感化,推動產業和生齒向經濟發展優勢區域集中,構成增長動力源。尊敬天然規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尊敬社會發展規律,推動欠發達地區、反動老區等特別類型地區加速發展,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美妙生涯需求。
堅持發揮比較優勢。實檀越體效能區戰略,安身資源環境承載才能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落實好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效能區差異化政策,優化區域分工協作格式,增強滇中地區經濟、生齒承載才能和其他地區在保證糧食平安、生態平安、強邊固防等方面的效能,實現區域協調互補和配合發展。
堅持強化重點衝破。瞄準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目標請求,聚焦分歧地區分歧板塊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清輕重緩急,精準施策,重點在產業協調發展、基礎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國民生涯保證程度晉陞等方面實現衝破,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均衡,改變地區間發展差距過年夜的格式。
堅持共享發展結果。踐行以國民為中間的發展思惟,始終把滿足國民對美妙生涯的新等待作為任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速構建與“產、城、人”相婚配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體系,補齊城鄉、區域間平易近生領域短板,縮小城鄉、區域間國民生涯程度差距,推動實現配合富饒。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到2025年,與主體效能區戰略相適應的區域經濟布局初步構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倍有用,各州、市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充足發揮,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路徑進一個步驟明確,各區域板塊發展聯動性、協異性不斷增強,發展不服衡不充足問題獲得進一個步驟緩解,“產、城、人”實現協調發展,“滇中突起、沿邊開放、滇東北開發、滇西一體化”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式基礎構成。
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初步構成。滇中、沿邊、滇東北、滇西四年夜板塊錯位發展、融會發展、特點發展,相對差距慢慢縮小。滇中城市群效能基礎健全,滇中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集聚全省50%的生齒和68%的地區生產總值,常住生齒城鎮化率達到65%擺佈,成為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沿邊地區邊境平安、生態平安效能加倍體現,便捷暢通的路況體系基礎構成,實現更高程度對外開放,沿邊開放經濟帶建設獲得實質性進展。滇東北開發實現新衝破,基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同鄉村振興有用銜接,基礎買通內外通達的省際通道,基礎構成特點優勢產業體系,長江下游主要生態平安樊籬周全筑牢。滇西一體化發展進程加速,年夜滇西游玩環線基礎建成,游玩業周全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和平易近族團結進步開創新局勢。
區域間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居平易近支出差距慢慢縮小。與常住生齒相適應的基礎公共服務體系基礎樹立,區域間基礎公共服務標準統一、軌制并軌,全平易近受教導水平不斷晉陞,滇東北、曲靖、滇南、滇西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間周全建成,人人均能享用優質平衡的基礎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水平比較平衡,滇中、沿邊、滇東北、滇西等區域綜合路況基礎設施基礎實現平衡發展,綜合路況從“基礎適應”向“提質增效,適度超前”轉變;“興水潤滇”工程深刻實施,區域性缺水問題進一個步驟緩解;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進一個步驟優化,全省自然氣“一張網”建設加速推進;建成一批與城市能級、生齒規模、產業發展相婚配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年夜數據中間。各區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特別類型地區加速振興,居平易近支出增長和經濟增長基礎同步,國民生涯程度差距明顯縮在實驗室待了幾天,被拖到這個環境,葉也趁著休息的小,城鄉居平易近支出比值縮小到2.7擺佈;多層次社會保證體系進一個步驟健全,居平易近就業崗位獲得充足保證,配合富饒獲得實包養管道質性進展,全省中等支出群體比重達30%。
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加倍健全。基礎建成與基礎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主體效能區軌制有用落實,在區域戰略統籌機制、深化一起配合合作機制、健全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創新區域好處協調機制、完美基礎公共服務機制等方面獲得新進展,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在有用遏制區域分化、規范區域開發次序等方面效能感化進一個步驟凸顯。
2035年遠景目標。周全構成主體效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基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支撐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基礎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水平比較平衡、國民生涯保證程度年夜體相當。區域發展不服衡不充足的牴觸獲得有用解決,分歧類型地區互補發展、全方位開放協同并進、邊疆平易近族地區繁榮平安穩固、人與天然和諧共生。
第三章 推動滇中突起
充足發揮滇中地區對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焦點帶動感化,以昆明區域性國際中間城市為引領,以都會圈為焦點,推動滇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進一個步驟進步生齒和經濟密度,盡力將包養網單次滇中地區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間的焦點區、通達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的年夜通道樞紐、云南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焦點引擎。空間范圍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等4個州市及紅河州北部的蒙自、個舊、開遠、建水、石屏、彌勒、瀘西等7個縣市。
第一節 建設昆明區域性國際中間城市
鼎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新資料、年夜安康、數字化,培養支撐昆明未來30年發展的支柱產業,把新資料產業打形成為千億級新興支柱產業,把年夜安康產業打形成為全國甚至國際上有必定位置的產業,在數字化上實現跨越,為“數字云南”建設帶好頭作示范。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和市場主體倍增計劃,力爭3年實現工業投資翻一番。年夜手筆改革建設城市,特別細致治理城市,著力實施暢通工程、綠化工程、環滇池綠道工程、新老城區一體化工程、城區內澇管理工程、城中村改革工程、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示范工程、城市設計工程、標準化治理工程和亮化工程等十年夜工程,把城市建設得更漂亮更宜居。加速補齊城市經濟、城市效能和城市抽像國際化的短板,以國際化為抓手推進對外開放。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滇池,堅持依法治湖,周全落實“退、減、調、治、管”任務請求,改變環湖開發格式,著力解決城區雨污分流問題,狠抓面源淨化管理,抓好補水系統建設,讓滇池重放“高原明珠”光榮。到2025年,昆明市經濟總量達到1萬億元,常住生齒達到1000萬擺佈,城市抽像品質明顯晉陞,成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火車頭。
第二節 打造高品質昆明都會圈
以昆明中間城區為中間構成1小時通勤的昆明都會圈,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社會管理等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昆明中間城區連接周邊城市的城際鐵路、城際軌道等路況設施建設,推動昆明主城高速公路重點收費站外遷,實施“斷頭路”暢通工程和“瓶頸路”拓寬工程,加密城際公交,構成疾速、便捷、智能的通勤圈。推動周邊城市承接昆明外溢效能,積極布局鄉村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化園區、特點小鎮等載體,打造效能完美、產業協同、綠色安康、舒適宜居的都會圈。到2025年,昆明都會圈集聚全省20%的生齒、40%的地區生產總值。
圍繞把滇中新區建設成為全省改造創新示范區、開發開放先行區,做精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重點培養未來產業,晉陞科技創新才能,促進投資貿易方便化、增強國際競爭力,依照“規劃共繪、基礎共聯、資源共享、產業共興、環境共建”的機制,加速推進昆明與滇中新區融會發展。到2025年,滇中新區工業增添值、高新技術產業增添值年均增速分別高于12%、18%。
第三節 推動滇中城市群發展
加速構建滇中城市群“一主四副、通道對接、點軸聯動”空間格式。推進昆(明)玉(溪)同城化,麒(麟)沾(益)馬(龍)宣(威)、蒙(自)個(舊)開(遠)建(水)、楚(雄)南(華)城鎮組團一體化建設。以實施基礎設施“雙十”嚴重工程為引領,加速推進鐵路“建網提速”工程、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聯互通”工程,優化布局運輸機場,打造“軌道上的滇中城市群”;鼎力實施“興水潤滇”工程,加速多式聯運物流網和動力網建設,周全完成滇中引水工程。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引導,共建產業協同一起配合平臺,鼎力實施產業“雙百”工程,持續壯年夜支柱產業,著力打造優勢產業,加速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有重點、分層次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分工體系,配合全力打造“三張牌”。推進基礎公共服務共享、生態環境聯防共治、產業園區共融、效能平臺共用,加速戶籍、養老、醫療、教導、人力等資源信息互通互認,樹立協同聯動的區域應急治理體系和應急物資保證體系。
發佈留言